风清气正这五年
发布日期:2017/9/30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2983]
 

《人民的名义》被称为“史上最大力度的反腐剧”刷爆朋友圈,尤其是在很多年轻人的朋友圈中也反复被刷屏,从上映之日起在微博上话题榜居高不下,说明这部剧的影响范围之大,受欢迎程度之大,这更深层次地反映的更是对于我国对于反腐的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毅力。这充分说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重大成效,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这部剧的迅速热播和受欢迎的程度很直接说明了当前我们政府反腐的决心和毅力,将反腐的作品搬到荧屏上来,并且起了很大的作用,体现了全民反腐的趋势和态势。我们政府致力于打造阳光透明型政府,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求我们所有的公职人员实现不敢腐的目标,完善不能腐的制度,构筑不想腐的堤坝,要有拒腐防变的意识,自觉端正作风建设。前段时间落幕的两会再次要求我们查处每一起腐败案件、判决每一个腐败分子,把每一个案子都办成铁案,把贪腐的劣迹摊开来曝于阳光之下,这不仅彰显了党和国家有腐必惩的决心,树立了法治的威严,更给全社会上了一堂堂反腐“公开课”。当前文化影视剧对于人们的思想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对于社会的文化导向都能有一定的正性影响,《人民的名义》这部剧能够在荧幕上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堪称是“零批评的作品”,有力的反映了国家对于腐败的零容忍,也反映了反腐是全民导向,要向社会传递一个正性的信号,社会各界要加大对于老虎,苍蝇的打击力度,力求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党内环境。

一、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

廉洁凝聚人心,腐败背离民意。保持清正廉洁,建设廉洁政治,就是要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保持一心为民、不谋私利的政治局面。只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这是我们党深刻洞察现实和历史、国内和国外得出的科学论断。从新中国成立前夕《共同纲领》规定厉行廉洁、严惩贪污到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我们党强调积极防止、坚决清除贪污腐化现象,从新时期强调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到新世纪强调保持清正廉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把清正廉洁作为好干部标准的重要内容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是我们党始终不忘初心、奋力前进,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才产生了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人生道路很长,但关键之处往往就是几步,放松自律,一时糊涂,就会铸成大错。从已查处的腐败案件看,腐败分子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而是有一个逐渐腐化的过程,从利用职权收小钱开始,慢慢发展到不可收拾。廉洁从政。为政之要在于廉洁,清正廉洁是从政道德的原则和底线。对党员、干部来说,廉洁从政不仅是立身之本,也是成事之基。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政绩观,坚持人民至上观点,真正将人民置于心中最高位置,为人民谋利益、做实事,服务于民、造福于民,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廉洁用权。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党分忧、为民谋利的。各级党员、干部务必廉洁用权,耐得住清贫、顶得住歪风、经得住诱惑、管得住自己,对手中掌握的权力常怀敬畏之心,管好权用好权。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从最近身的地方构筑起预防和抵制腐败的防护网,防范被利益集团“围猎”,坚持交往有原则、有界限、有规矩,公正用权、谨慎用权、依法用权。廉洁修身。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做人必须立德修身,做官也必须注重德行修养。党员、干部应经常照镜子、时常正衣冠,做到勤修、真炼,弥补思想认识上的不足,清除行动作为上的污垢,以毫不松懈的态度和毅力,扎扎实实地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廉洁齐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不正,为官难清。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腐败案件中,就频现夫妻共贪污、子女同受贿等“家族腐败”现象。党员、干部应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言传身教,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顶住“枕边风”。

2017年初,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一年全国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在两万多份样本中,92.9%的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表示满意,90.9%的群众认为当前腐败案件高发势头得到遏制,93.1%的群众表示对惩治腐败有信心。这充分说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重大成效,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者:田玲

        位:文峰街道盐马路社区

通讯地址:盐马路华兴家园内

联系电话:15851086839

Copyright 2016 Tinghu Jijia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盐城市亭湖区纪委 盐城市亭湖区监委
地址:盐城市青年东路55号
联系电话:(0515)66691141 89881141